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不被定义,解锁贵州秋季乡村游新玩法

10月17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公布2025年第五届“最佳旅游乡村”名单,黄岗村脱颖而出,成为贵州首个获此国际殊荣的乡村。黄岗村的获奖,揭开了“村”游贵州的秋日盛景。贵州乡村旅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看风景”,而是通过沉浸式体验、文化互动和生态研学等新玩法,让游客真正“入画生活”,成为乡村故事的主角。

玩法一:沉浸古村落,做一天“村里人”

黄岗侗寨

相较于以往在标志性景点前拍照打卡的浅尝辄止,如今的游客更渴望深入村寨的肌理。在东南的黄岗,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金色的稻田、矗立的禾晾架、此起彼伏的侗族大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侗家秋日画卷。

黄岗“喊天节”

傍晚,村民穿着盛装,举行“喊天节”民俗活动,抬着祭祀用品走向禾晾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游客们常被邀请加入其中,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最淳朴的侗家风情。

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镇郎德上寨

十二道拦门酒

刺绣

蜡染

在黔东南雷山县的朗德上寨,游客不再仅是十二道拦门酒的旁观者,而是可以跟着苗族绣娘学习刺绣技艺,在蜡染工坊亲手制作一块独一无二的方巾,或是在黄昏时分,与村民围坐火塘,聆听古歌传说。

安顺鲍家屯

“地戏”表演

在安顺鲍家屯,明代军屯遗风犹存,游客可参与一场简化版的“地戏”表演,体验屯堡人独特的文化认同。这种“生活式”旅游,让古村落不再是静态的博物馆,而是可感、可参与、可对话的活态文化空间。

玩法二:山野轻徒步,邂逅“限定版”秋色

黄果树打卡拍照

游客在荔波大小七孔徒步

贵州的秋天,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除了知名的黄果树、荔波大小七孔,众多隐藏在山野间的徒步路线成为新宠。在遵义市播州区,一条条串联起金色梯田、古朴村寨和丹霞地貌的“秋收徒步线”备受青睐。游客穿行其间,不仅能欣赏到农民抢收稻谷的丰收盛景,还可随时停下来,在田埂边品尝新米制作的糍粑。

黔南长顺县的潮井湿地公园

黔南长顺县的潮井湿地公园,秋日芦花漫天,结合布依族村寨的短途轻徒步,让游客在运动中收集“季节限定”的浪漫。这些线路由当地向导带领,融自然观赏、民俗体验、农事感知于一体,实现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滋养。

玩法三:田园食育课,体验食物从田间到舌尖

云舍土家村打糍粑

秋季贵州乡村旅游的“美食”玩法也全面升级。在铜仁江口的云舍土家村落,一场“田园食育课”正在兴起。游客可以带着孩子,亲自下到农田采摘当季的瓜果蔬菜,在村民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社饭、糍粑等传统美食。

万峰林下纳灰村的稻田里抓鱼

在黔西南万峰林下纳灰村的稻田里,游客卷起裤脚,体验“浑水摸鱼”的野趣,当晚的餐桌上便是自己劳动所得的原生态酸汤鱼。这种深度参与的食物之旅,让“吃”不再是消费的终点,而是体验土地、文化与农村劳作的起点。

玩法四:精品民宿里,体验微度假

荔波古镇的木子家客栈

荔波月园民宿

一批极具设计感与文化特色的精品民宿,正成为乡村旅游的目的地。在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腹地,依托原始布依族木屋改造的民宿,让游客在推窗见山的景致中,参与清晨的农耕或夜晚的观星活动。

风吹草地见牛羊  摄影:熊彦秋

在帐篷前一起看日出日落

在乌蒙大草原脚下的盘州,充满彝族风情的民宿提供了骑马牧羊、围着篝火跳脚的独特体验。这些民宿不再仅是住宿功能,而是整合了在地文化体验、自然教育和艺术活动的微度假综合体,满足人们对“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向往。

这个秋天,不妨放慢脚步,深入贵州的乡野田间,解锁这些新玩法,做一回“画中人”,收获一份不同于寻常观光旅行的、充满温度与记忆的秋日馈赠。

部分资料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记者: 任绍文

来源:动静新闻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