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从课本到山河,探秘贵州:跟着课本去旅行

当语文课本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想象,在黄果树瀑布轰鸣的水雾中化为现实;当地理图册上抽象的“喀斯特地貌”概念,于荔波小七孔碧水跌宕的68级瀑布间有了生命;当历史书中“多民族共生”的记载,化作西江千户苗寨的万家灯火与侗族大歌的天籁回响…… 

贵州

这本“行走的立体教科书”

正待学子们来贵州在行走中感受

地理课本里的壮丽山河

历史课本里的民族记忆

生物课本里的生态奇观

……

地理课本的立体呈现: 

贵州虽没有平原,却造就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喀斯特地貌奇观。黄果树瀑布群,是地理课本中“瀑布形成与类型”的生动案例;荔波小七孔68级跌水瀑布串联起的七个天然岩溶洞穴,则完美诠释了“喀斯特水文地貌”的演变过程;兴义万峰林2万多座锥状喀斯特峰林组成的壮丽景观,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

历史课本的鲜活注脚: 

贵州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西江千户苗寨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保存着完整的苗族建筑、服饰、歌舞和习俗;镇远古镇2200多年的历史沉淀,舞阳河呈"S"形穿城而过形成的八卦格局,见证了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遵义会议会址则记录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生物课本的生态样本:

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2.12%,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梵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保存着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茂兰喀斯特森林区则是全球同纬度地区绝无仅有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喀斯特环境下的生物适应与进化提供了宝贵样本。

设计:张亮

记者: 罗亚楠

来源:动静新闻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