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红色文化浸润人心

春节期间,5万人次打卡“红飘带”,遵义会议会址日均接待游客4万人次——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红色文化浸润人心

“红军长征的故事令人感动,红色文化的科技表达让人震撼。”2月20日,在贵阳市见龙洞路和彩湖路交汇处以长征为主题的特色建筑——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内,一场以“艺术+科技”为媒介的全域行浸式数字演艺,让重庆游客张淮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走进《红飘带·伟大征程》,一个个革命先烈的名字和面孔汇聚在全息影像构建的时空中,述说着长征故事。在“红军战士”的带领下,观众踏上这段伟大征程……春节期间,“红飘带”吸引游客5万人次前来打卡。“红飘带”从2023年10月22日试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

在遵义,同样以红色文化+科技为主题的《伟大转折》剧目,从农历大年初一到初七连续上演13场,累计接待观众7700余人次。遵义会议会址是游客必打卡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春节期间,这里日均接待游客达4万人次。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红色文化不断浸润人心。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军长征转战贵州,足迹遍及9个市(州),60多个县(市、区),留下753处不可移动长征文物,2500多件可移动文物,高等级长征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

2019年,贵州被赋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重大政治使命。自启动建设工作以来,贵州确立了以遵义为“一核”,铜仁、毕节为“两翼”,并覆盖全省60余个县(市、区)的“多点”体系架构开展建设。

从文物保护到环境亮化,从内容建设到数字再现……历经多年建设,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红色文化符号,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成为贵州大地上耀眼的红色明珠。

红色文化是培根铸魂、激励人民奋勇担当的强大精神支柱。如何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激发新活力,成为贵州红色文化建设思考的新使命。在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中,贵州一次又一次激活红色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内生动力,奋力书写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壮丽篇章。

深挖红色文化这一创作富矿,去年初,大型专题片《长征之歌》在央视播出,每集都有贵州内容,播出后产生强烈反响;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大道薪火》上榜各大收视率榜单,成为网友热追剧目;贵州剧院原创红色题材黔剧《无字丰碑》首演成功后开启全国巡演,所到之处备受关注……

为更好传承红色文化,贵州在发布的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中,对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提出具体实施要求,重点把丰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好、红色传统传承弘扬好,更好发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抢抓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机遇,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和展陈提升,全面提升全省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培育红色产业,推动红色经典串点成线,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随着红色文化旅游的热度高涨,贵州各地在摸清“红色家底”的基础上,将分散零落的红色资源连点成线、串珠成链,让更多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位于铜仁市石阡县的困牛山战斗遗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该县把“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的文旅产业”作为全县“五大产业”之一,在持续深挖红军长征在石阡战斗史实、深化拓展“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成果等方面持续发力。

“过去一年,我们做了牺牲红军战士遗骸、遗物以及革命遗址遗迹的挖掘、搜寻、考证工作。”石阡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奕辉告诉记者,该县已发现革命活动遗址7处、红色不可移动文物22处、可移动文物20余件;拍摄完成专题片《长征之歌》、教育片《困牛山之战》、红色电影《浴血困牛山》;累计接待干部群众瞻仰缅怀革命先烈7000余场次、10万余人次。

去年,贵州省文旅厅在9个市(州)开展了“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等系列活动;精心策划设计推出10条红旅融合精品线路;持续办好全省红色讲解员大赛,建设一批红色讲解员先锋队;推动长征文化遗址遗迹、抗战遗址、三线工业遗产等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贵州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

在红色文化走出去方面,贵州与上海在中共一大会址共同举办“从初心之地赴转折之城”沪黔红色旅游融合精品线路发布暨上海遵义号红色旅游包机首发仪式;在伦敦举办“在英国重新发现中国:茶话贵州”活动,以讲述第一位向全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外国传教士薄复礼的故事切入,邀请英国客人到贵州做客,沿着红军和薄复礼的故事旅行,发现贵州的历史之美、山川之美和茶文化之美。(记者 赵相康)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关键词: 红色 人心 文化 旅游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