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聚焦第十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青岩古镇抓项目促融合助推景区大提质

春天的青岩古镇,花红柳绿,青石板路蜿蜒起伏穿城而过,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历经600多年风霜,青岩古镇魅力依旧。

近年来,按照花溪区“建设国内知名、贵州一流的旅游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和青岩“三步走”实现“三个率先”发展战略,青岩古镇依托旅游资源优势,着力突出旅游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旅游产业发展软硬环境,以扩充旅游产业规模为目标,以提高旅游产业运行质量、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为重点,培育旅游新兴客源市场,实施品牌带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有力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持续升级改造 擦亮5A级景区“金招牌”

“以前去青岩只有一条老路,交通不太方便,除了逛古镇、吃猪脚,其他休闲娱乐的内容不多。”家住花溪区的杨雨帆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常载游客去青岩古镇,在她看来,如今青岩已大变样,交通方面,无论是自驾游还是乘公交都很便捷,休闲娱乐方面,可玩、可逛、可看之处多了很多。

景区的软硬条件决定了游客的体验和评价。近十年来,借助第九届省旅发大会、申请国家5A级景区等重大发展机遇,青岩古镇从景区功能布局、旅游配套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使百年古镇焕发勃勃生机。

为了解决困扰青岩旅游多年的交通问题,2014年,青岩在原本的建设基础上,新建、改造了5条道路(青燕线、北部环线、东早线、田园南路、桐惠线),总长约23公里,景区内外交通实现大循环,景区的可进入性大大增强。今年3月中旬,贵州省旅游集散中心(青岩)对外开放,实现了交通和旅游的无缝衔接,将助推青岩旅游再上新台阶。

青岩古镇实施了北门旅游综合体、南门文化旅游产业区、文凡超五星级酒店的建设,并恢复重建张公馆,深度整合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丰富景区旅游业态,提升文化底蕴和内涵;新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及公厕,连通北城墙、西城墙,提升改造寿佛寺广场、两湖会馆;实施古镇夜景灯饰亮丽工程,对古镇内破损步道、房屋立面、公共休息设施进行修缮,全面实施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优化旅游功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

新一轮的建设,让青岩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个商铺是我们自己家的房子,以前很旧,还有不少地方破损,后来景区帮我们进行修缮,门前的道路也拓宽了。”在青岩古镇内经营餐饮店的陈莉说,现在外地游客增多了,景区内商户的生意也更红火了。

“今年,以第十七届省旅发大会为契机,我们对古镇进行了立面整治、绿化提升、污水治理等工作,并完善网络通信设施,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青岩镇党委书记刘海峰说,青岩镇还完成了周边20个草莓园的提升改造工作,流转西门片区土地400亩,强化了对景区周边老旧闲置房屋和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全力打造青岩古镇周边田园风光带。

硬件不断优化,软件也要升级。为规范景区经营秩序,青岩镇政府牵头成立共治委员会,对景区内经营户进行规范管理,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盘活存量资产 丰富旅游业态

过去几年,青岩古镇北门外的街区游客很少,现在,来到古镇北门外,青岩·寻坊文旅休闲街区游人如织,整个街区秉承青岩古镇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同时融入时尚元素,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

青岩·寻坊文旅休闲街区建成于2018年,总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共有15个组团。2022年,为了盘活存量资产,提升项目质效,贵阳市通过转让重组与提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进行优化。经过8个月的“升级”,青岩·寻坊完成了景观绿化、夜景灯光、标识标牌、消防水电等的改造提升,为项目招商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贵阳青岩古镇管理有限公司结合青岩·寻坊一纵三横的空间格局及物业实际情况,围绕夜间休闲娱乐、国潮文创沉浸式体验、酒店民宿、露营基地、古风拍摄等业态,积极开展招商,加快打造文商旅融合全产业链。现在,街区已集聚起贵州茅台、春社、依文集团、华住花间府等知名品牌。

“青岩·寻坊是青岩古镇景区的重要项目,景区组织规划整体游客动线,举全力为该街区引流,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突出本土元素,引入非遗文创、特色黔菜等业态,助推整个青岩古镇景区发展。”刘海峰说。

今年1月8日,全新的青岩·寻坊正式开街,春节期间成功举办“大明志·彩”童梦奇缘新春游园会等活动,达到持续引流效果,初步形成集游、购、娱、吃、住、文化为一体的沉浸式度假聚集地。

升级改造后的青岩·寻坊商铺林立、游人如织,成为了游客拍照打卡的“网红”街区。“今年春节假期,我和家人带着孩子来青岩·寻坊参加了夜游活动,孩子高兴得不得了,没想到晚上的青岩也这么热闹、有趣。”市民张琳说。

在提升改造青岩·寻坊项目的同时,青岩镇同步推进与大青岩景区空间规划、交通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的衔接,将青岩·寻坊文旅休闲街区纳入大青岩景区提质扩容范围,与青岩古镇景区形成良性互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今后,游客在青岩古镇除了可以品尝本土美食,品味古镇风情外,还可以在青岩·寻坊街区体验围炉煮茶、观看独具特色的本土相声、感受非遗文化、购买贵州好物,实现“游在青岩,留在寻坊”。

据统计,青岩古镇在春节期间的游客接待量达40余万人次,其中,青岩·寻坊接待人数20余万人次。

3.深挖文化资源打造不夜古镇

青岩最吸引游客的是它独特的文化。

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青岩古镇名人辈出,民俗荟萃,形成了当地独特的人文。

“以前是白天游客多,夜里游客少,从来没想到现在古镇的夜晚也能如此热闹。”商户陈莉说。这一变化源自青岩古镇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结合青岩本地特色,创新推出“大明志”文旅IP。

夜幕降临,火红的灯笼、五颜六色的宫灯点亮了青岩古镇的夜空,光影交错中仿佛开启了时空隧道——花灯巡游、童话彩灯、古韵灯市……今年春节,一场以“大明志·彩”为主题的童梦奇缘游园会“吸粉”无数,使青岩古镇成为今年贵州春节假期“爆款景区”。

为促进景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加快青岩古镇景区旅游市场复苏。该景区结合明代历史文化背景,策划了“大明志”系列夜间沉浸式体验活动,相继推出了“魅力青岩大明志”“大明志·将军令”“大明志·礼仪千秋”“大明志·英雄赋”“大明志·英雄祭”“大明志·盛世大明”等极具特色的主题展演活动,对青岩古镇的“夜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提升带动作用。2021年,青岩古镇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夜游青岩”是青岩古镇积极响应贵州推动强旅游、夜间经济发展战略,将商业、旅游、休闲融为一体,实现文化引领、商业支撑、旅游带动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大明志’系列主题夜游活动开启了‘夜游青岩’模式,进一步挖掘了古镇的发展潜力,丰富了景区业态,不仅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还吸引了二次游、多次游游客,为景区带来新的消费增长点。”刘海峰说。

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文化创意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青岩古镇的建筑文化、军事文化、农耕文化以及饮食文化有着600多年的沉淀,对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在刘海峰看来,要通过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创意的引入打造专属的文旅IP,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增强产品吸引力,拓展旅游发展的空间,通过发挥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优势,进一步丰富青岩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供给渠道、供给类型,形成旅游和文化相互支撑的新局面。

青岩古镇将继续深度挖掘古镇历史文化元素,不断提高品质,举办“文创大赛”、掀起“国潮风”,办好“大明志”系列活动,持续擦亮青岩古镇“不夜明城”品牌。着力促进业态融合,构建“旅游+”模式,推进旅游+文化、旅游+演艺、旅游+生活、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休闲娱乐、生活购物等进入旅游市场,不断培育新业态。

“下一步,青岩古镇景区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用好特意性旅游资源的‘金字招牌’,不断提高品质,开发新业态、新玩法,最大限度发挥其吸附作用,既吸引源源不断的外地游客,也为本地游客提供优秀的旅游体验。坚持规划为先,不断完善‘青岩’大规划,在打造好青岩古镇核心区的同时,将青岩古镇周边和大青岩区域三个空间维度同步纳入规划,带动周边布依龙井、大兴国寺、青岩堡、溪南十锦等乡村旅游资源,形成‘大青岩’一体化发展的态势。为贵阳贵安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顾林晗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